• 【新聞】華為 5G 訂單再度反超 NOKIA

    發布時間 : 2019-06-17  瀏覽次數 :

    因 5G 技術,美國對華為進行了不遺余力的“制裁”,華為 5G 業務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受到了不小影響。但是,日前又一大國不懼美國打壓,毅然選擇華為,正式啟動商用 5G 網絡。與此同時,隨著中國 5G 牌照的正式發放,國內 5G 網絡建設加速,華為 5G 訂單量再度成功超越諾基亞,手握 46 個 5G 商用合同重回第一。

    華為是核心供應商

    據新華網報道,跨國電信運營商沃達豐 15 日在西班牙正式啟動該國首個 5G 商用移動網絡,首批覆蓋 15 個城市,華為是核心設備供應商。這意味著,西班牙正式成為了華為的一大合作伙伴。

    據西班牙沃達豐發布的消息,5G 移動網絡將首先覆蓋馬德里、巴塞羅那和巴倫西亞等全國 15 個主要城市,服務大約 50% 的當地人口。隨著時間的推移,5G 網絡還將不斷擴大覆蓋范圍。

    5G 移動網絡的終端設備及服務目前已經可以在西班牙沃達豐網站上購買。在沃達豐馬德里的門店,工作人員表示,5G 手機和服務將于 17 日正式在門店上線,但目前已經有很多顧客前來詢問,表達了強烈的興趣。

    據介紹,西班牙 5G 用戶將體驗到每秒 1G 的下載速度,而且今年底有望提速至每秒 2G。與 4G 網絡相比,5G 網絡的延遲也大幅降低,將為自動駕駛、遠程醫療和虛擬現實等技術提供基礎。

    西班牙由此成為最早一批正式開通 5G 商用移動網絡的歐洲國家,西班牙沃達豐的 5G 網絡也是迄今為止歐洲覆蓋城市最多的 5G 商用網絡。據悉,華為公司是沃達豐 5G 網絡的核心供應商,雙方保持了十幾年的長期合作關系。西班牙沃達豐 5G 網絡的開通,將為該公司在更多國家開通 5G 網絡作出示范和提供借鑒。

    上月底,英國主要電信運營商之一 EE 公司在英國 6 個主要城市率先開通 5G 服務,該公司重申將繼續在其部分 5G 網絡基礎設施中采用華為的設備。

    據沃達豐公司透露,他們將陸續在英國和德國等國開通 5G 網絡服務,今年夏天將實現 5G 網絡在英國、意大利和德國的漫游。

    中國移動公布核心網 5G 訂單:華為拿到 52%

    6 月 6 日,就在工信部 5G 牌照頒發的當天,中國移動發布《2019 年核心網支持 5G NSA 功能升級改造設備集中采購單一來源采購信息公告》,一共采購 1131 套設備,華為拿到 52% 份額,位居第一。愛立信則拿到 34% 份額,位居第二。

    剩下的市場份額被諾基亞和中興通訊分享,其中,諾基亞獲得 10% 份額,中興 4%。而國內另一個電信設備廠商大唐電信沒有拿到任何訂單。

    中移動采購與招標網顯示,中國移動此次集采需升級現網 450 套 MME 設備支持雙連接、承載遷移、流量上報和安全等功能,升級現網 681 套 SAE-GW 設備支持流量上報等功能,并對現有 EPC 核心網 SAE-GW 設備補償流量處理硬件。

    在 MME 設備和 SAE-GW 設備上,華為獲得的訂單都遙遙領先,分別獲得 219 套和 369 套。

    處在第二位的愛立信分獲 153 套和 231 套。諾基亞分獲 56 套和 60 套。中興拿到的訂單分別為 22 套和 21 套。

    【新聞】華為 5G 訂單再度反超 NOKIA(圖1)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國移動公布的 5G 采購,都是屬于小規模的 5G 設備采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1 月,中國移動就進行了 5G 試驗網的采購,采購 500 站基站,其中,華為占比 50%,愛立信占比 22%,中興占 16%,諾基亞和大唐占比相同為 6%。

    華為全球 5G 訂單再度反超諾基亞

    全球 5G 訂單中,華為、中興、愛立信和諾基亞正在開展激烈的競爭賽。目前,華為拿到 46 個訂單,諾基亞拿到 42 個,中興 40 個,愛立信 19 個。

    6 月 6 日上午,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了 5G 商用牌照。這也意味著中國 5G 正式進入商用元年。

    而就在工信部發放 5G 牌照同一天,華為官方就正式宣布,已在全球 30 個國家獲得了 46 個 5G 商用合同,5G 基站發貨量超過 10 萬個,居全球首位。

    華為還表示,為迎接中國 5G 商用已做好了充分準備。在工信部 IMT-2020 (5G)預商用系統組網驗證中,華為率先完成 5G 獨立組網(SA)與非獨立組網(NSA)的全部測試項目,覆蓋了 5G 商用的所有主流頻段,單用戶下行測試峰值超過 1.8Gbps。2018 年 2 月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華為就已完成全球首個 5G 通話,并推出了全球首個 5G 終端。

    而隨著國內 5G 牌照的發放,國內運營商的 5G 設備的大規模集采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美國對于華為 5G 的持續打壓,華為在海外的 5G 業務的拓展也確實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美國不僅在其本土禁用了華為的網絡設備,還在不斷的渲染華為 5G 設備“不安全”,要求其盟國也“禁用”華為的 5G 設備。雖然只有較少國家積極跟隨美國,但是依然有不少國家迫于美國的壓力,對于華為 5G 業務的開展進行了一些限制。比如英國就同意將華為排除在了 5G 核心網之外,華為只能參與諸如 5G 天線等其他“非核心”基礎設施的 5G 網絡建設。

    隨著華為在海外的 5G 業務的拓展受阻,這也使得華為的競爭對手——愛立信、諾基亞和三星從中直接受益。6 月 3 日,諾基亞就宣布其已拿下 42 份 5G 訂單,超過了華為。

    【新聞】華為 5G 訂單再度反超 NOKIA(圖2)

    不過,近日,隨著中國 5G 牌照的正式發放,國內 5G 網絡建設加速,華為 5G 訂單量再度成功超越諾基亞,重回第一。

    全球 34%5G 專利在中國

    根據專利分析廠商 IPLytics 統計,截至 2019 年 3 月,中國廠商已申請全球主要 5G 專利的 34%、韓國 25%、美國和芬蘭各占 14%、瑞典占近 8%、日本占 5%,而臺灣地區、加拿大、英國和意大利則排名前十位,占比均低于 1%。

    無論是誰控制了 5G 的“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簡稱 SEPs),都可能在開發新一代先進產業的競賽中拔得頭籌。以上是全球 5G SEP 的分布情況,從上報可以看出,華為擁有 1554 個 5G SEP,諾基亞、三星、LG 緊隨其后,另外一家中國公司中興也擁有 1208 個 5G SEP,排名第五,比排名第六的高通要高將近 50%。

    擁有大量 SEP 的公司可以獲得可觀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并使他們的基站、智能手機和其他設備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盡管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拒之門外,但 IPlytics 首席執行官蒂姆波爾曼(Tim Pohlmann)表示,由于華為擁有 5G 技術的大部分知識產權,即使不能在美國銷售產品,它也可以在美國賺取專利費。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在 5G 專利的占有率優于其在 4G 市場中份額的 50%。在 4G 市場中,中國和韓國一樣,各持有全球約 22% 的專利權。而在 5G 市場,美國、日本等其他國家的都放緩了專利申請腳步,中國保持著優勢,韓國、芬蘭和瑞典企業的專利申請百分比都略有增加。


    【新聞】華為 5G 訂單再度反超 NOKIA(圖3)





    精品99久久一a毛免费观看